《鳳凰網》:開價七千為何招不到一個技術工?
《鳳凰網》網站截圖
《鳳凰網》原文報道如下:
開價七千為何招不到一個技術工?
即便把工資提高到比同行業高三成,姜宇依然找不到合適的技術工人。
姜宇是一家位于杭州的襪廠老板。按他的說法,在他的工廠里待遇“不會比電子廠差”。但即便每年招的人數并不多,卻并沒有足夠合適的人來應聘。
姜宇所經歷的正是已經席卷沿海制造業多年的“招工難”,一方面是用工成本上升,一方面則是即便順利也不易招到合適的技術工,“開價七千難招專業技術工”等消息描述的就是姜宇所面臨的困境。
制造業高級技工缺口超400萬
人社部發布的2015年二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市場供求數據顯示,從行業需求看,80.6%的企業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這三個行業,其中又以制造業占比高,達34.7%。
另外,從需求側看,56%的用人需求對技術等級或專業技術職稱有明確要求。其中技師、講師、高級工程師、高級工的崗位空缺與求職人數的比率較大,分別為2.0、1.94、1.81、1.77。
人社部此前另一項統計數據顯示,中國2.25億第二產業就業人員中,僅制造業高級技工缺口就達400余萬人。寧夏寶塔石化集團董事長孫珩超也曾對媒體表示,近幾年,缺少高素質技術工人已成為很多行業的通病。
技術工缺乏造成了一系列負面影響,其中之一就是導致企業用工成本繼續上升。
如何解決制造業“缺人”?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工急缺的問題,不少企業開始實施內部培養。
據富士康宣傳負責人此前介紹,公司目前正通過教育手段來提高公司生產效率。富士康工會設立了IE學院,員工在此可接受培訓,所獲證書也能得到認可。
在企業主動內部培養的同時,則試圖從教育制度改革上為制造業“缺人”尋求出路。
鄭州大學學生在萬通學校參加暑期實踐培訓
2014年6月,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召開,主席習近平強調,加快發展職業教育讓每個人都有出彩機會。同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全面部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不少人都認為這是借鑒了德國培養技術工的經驗,即學徒制。
在德國,初中畢業后不再升學的學生,必須要接受三年或三年半的職業教育,才能進入企業工作。這一從法律層面的嚴格規定,將教育體系和就業體系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從而為德國培養了大量優質的產業工人,這也被認為德國制造業長盛不衰的秘訣。
【對話】
經濟學者、南開大學客座教授劉杉
“要花大力氣發展職業教育”
新京報:普通工人期待順利,而企業希望招到高技術人才卻招不到,這種錯配現象是如何形成的?
劉杉:這與勞動力結構有關。一方面,改革開放至今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基本從事普通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沒有受到很好的技術工訓練。另一方面,我國的教育忽略了對技術工的培訓。與德國重視培養技術工不同,中國人普遍觀念是希望上大學,即使是一些二三流的大學,這個觀念扭轉起來需要很長時間。
新京報:現在富士康等不少企業都在自己內部開設專業學校,培訓技術工人,這條路你怎么看?
劉杉:富士康是大企業,實力比較強,而且需要的工人數量比較多。但對于一般企業來說,普遍急功近利,并不愿付出這么高成本。企業把工人培養好容易,但卻很難把對方留下來。
新京報:那應該如何解決目前這種錯配現象?
周老師指導學生檢測發動機
劉杉:制造業升級之后,特別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讓當前急需高素質技術工人。在大學擴招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培養擁有一技之長的高素質工人。這個要從教育改革開始做,花大力氣發展職業教育。
上一篇 : 《騰訊大豫網》:鄭州萬通汽車學校2016年秋季開學典禮隆重舉行
下一篇 : 《騰訊大豫網》:60歲學員走進鄭州萬通學“電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