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萬通面對高校“及時雨”為何落不到“田頭去”有妙招
面對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用人單位往往以是否獲得獎學金為衡量畢業生是否的標準,這就在某種程度上致使高校學生競相采用多種形式獲取獎學金為就業提供綠色順利車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高校獎學金表彰大會現場,臺上,獲獎同學光鮮艷麗、喜氣洋洋,而臺下,不少同學卻對此嗤之以鼻。為什么呢?因為現在的獎學金評比某種程度上已經在潛規則的影響下逐漸變味,不再是有能者居之,而是有“謀”者得之。某些高校的獎學金評選變成一面反映人性陰暗與社會虛假的鏡子。獎學金這一“及時雨”落不到“田頭去”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這種現象為什么會發生呢?
記者帶著“及時雨”為何落不到“田頭去”的疑問走訪了鄭州萬通的師生。鄭州萬通汽修學校的獎學金評定委員會的負責人肖主任告訴記者:“學生的天職就是讀書學習,而獎學金是為鼓勵學生好好學習而設立的獎項,也是衡量學生學習成績好壞的重要標準。為了鼓勵學生更好地全面發展自己,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評定獎學金時我校加入了課外實踐活動這個考察指標。但我們評定獎學金的主要依據仍是學生的成績,占總成績的80%,學生平時在校的表現以及參與的課外實踐活動各占總成績的10%。我校評定獎學金本著客觀、公開、公正的原則,一方面讓班級學生對班干部進行綜合打分,以作為班干部加分的依據;另一方面獎學金評定委員會會根據學生的課外實踐內容進行抽樣調查,一旦發現有弄虛作假的現象,立即取消參選資格。”
鄭州萬通汽修學校2012年秋季一二等獎學金獲得者告訴記者:“萬通采用客觀、公正、公開的獎學金評定辦法,以成績為主要依據,參考學生在校表現及其參與的課外實踐活動次數,而非以參與社會公益實踐數或獻血數為主要依據,避免了學生為了評獎學金而去做公益、賣血等令人反感且變質的事件的發生以及在此期間班級人際關系的惡化。”
萬通2012年秋季一等獎學金獲獎者
萬通2012年秋季二等獎學金獲得者
面臨眼下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作為職業教育的典范和汽修行業領軍品牌,鄭州萬通汽修學校不僅注重學生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和良好職業素質的養成,而且還通過的模式提前讓學生預熱職場生涯,實現“”對接市場,積累豐富的工作經驗,,上崗即上手,為學生開通綠色就業順利車,有效避免了高校大學生愈演愈烈的為給就業提供便利而去評獎學金帶給學生的巨大壓力。
上一篇 : 豐富職工活動 倡導健康工作
下一篇 : 鄭州萬通學子頂崗實習歡送會盛大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