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志愿填報七大熱點答疑:高分保護線非萬能
[核心提示] ?廣州中考實行考前填志愿,按志愿優先的原則進行錄取,如果志愿填報得不合理,有可能出現“高分低錄”的遺憾事。中考志愿填報七大熱點答疑。
廣州日報報道 近年來,廣州中考的錄取方式相對穩定,但對于考生和家長來說,由于沒有經歷過中考,每年的錄取方式都是“新”的。中考實行考前填志愿,按志愿優先的原則進行錄取,如果志愿填報得不合理,有可能出現“高分低錄”的遺憾事。
此外,每年中考填報志愿期間都會涌現出一系列的問號:各所高中是如何根據考生的志愿進行錄取的?高分保護線是不是“萬能”的?為什么有的學校擇校分數線比公費分數線還高?間間學校都說“根據往年情況我們在志愿就已基本錄滿”,難道它們真的不招第二、第三志愿考生了嗎?……記者把每年中考填報志愿時出現的熱門問題整理出來,為考生和家長提供參考。
Q1:
不同志愿之間為什么要有級差?
志愿之間要有級差并非是硬性規定,但為了不浪費每一個志愿,填報志愿時在同一批的不同志愿之間留有級差是有必要的,這是由中考錄取的方式決定的。
廣州高中錄取是根據考生在考試前填報的志愿,實行在錄取控制分數線上按志愿優先的投檔方式,同一批次的所有招生學校同時進行錄取。錄取時,各所學校對、第二、第三、第四志愿報考該校的考生依此進行錄取。因此,考生在每批志愿中,填好志愿尤其重要。因為在投檔中,熱門學校一般在志愿的投檔已完成了招生計劃,不可能再招收第二及以后志愿的考生。若考生在某批次的志愿選擇的學校偏離本人實際,而后續志愿也報得不合理,則在該批落選的可能性很大。
即使是次熱門的學校,在志愿投檔時也很有可能已經完成了大部分招生計劃,計劃招生下小部分用于后續志愿的投檔,由于在第二、第三志愿上招收的人數少,就會抬高在這些志愿上招生的“分數線”。也就是說,一所比較熱門的學校如果在志愿上錄不滿,在第二志愿上錄取到的低分,往往比錄取的志愿生的低分要高。
要對付這種情況,考生則應該反向思考,第二、第三志愿的選擇和志愿相比,應該留有一定的梯度。熱門學校的志愿不要過于集中,即按照志愿學校的錄取控制線高些,第二志愿學校的錄取控制線低些,第三志愿學校的錄取控制線更低些,如此類推來選填志愿,注意志愿間保持一個合理的梯度。
此外,值得提醒考生注意的是,不同的錄取批次之間的志愿是互不影響的。即每一批的投檔只與該批次的志愿有關,不受上一批的志愿影響。例如,考生在提前批報了A校,錄取時分數達不到而落選了,該生在批同樣填報了A校(A 校在提前批和批都有招生計劃),而且上了A校批的分數線,則該生就有可能投檔到A校,不會因為該生在提前批落選了而不在批投檔。但如果該生在提前批填了A校志愿,在批沒填A校志愿,當提前批落選后,即使分數超過了批A校的出檔線,該生也不可能被A校投檔錄取。
Q2:
上了高分保護線肯定不會落榜嗎?
按照往年做法,廣州批、第二批和第三批的高中錄取都會設置高分優先投檔線,也即俗稱的高分保護線。不少考生和家長對高分保護線的作用都感到疑惑:明明叫做高分“保護”線,可是卻聽說有人上了高分保護線也沒有被心儀的學校錄取,這是為什么?
首先,需要明白高分保護線的操作方法。比如去年提前批的高分保護線是690分,公費錄取低控制分數線是650分,在提前批投檔的時候,會先對690分以上的學生進行投檔,能錄取的都錄取了之后,才對650分以上的學生進行投檔。相當于在提前批有690分和650分兩條投檔線。
至于高分保護線能不能起到保護作用,要分情況而看。當一所學校的報考情況很熱,在志愿上還沒有錄取到690分的考生時就已經用完了招生計劃,那么此時高分保護線就會失去了作用。比如,執信中學去年的公費分數線是720分,擇校分是715分,說明該校的公費生在志愿上已錄滿,擇校生都是在第二志愿(相當于擇校的首志愿,因志愿不能填擇校)上已錄滿,即使考生考了714分,在、第二志愿分別報考了執信公費和擇校,而且分數遠超過高分保護線,但由于學校招生計劃已滿,也還是會和志愿學校失之交臂。
另一方面,如果考生非志愿的學校在690分以上就能全部錄滿志愿,這所學校的錄取分數線必然高于690分,這時考生即使過了“高分優先投檔線”,但因為他并非志愿報考這所學校,所以也不能獲錄。
然而,如果在后續志愿報考相對沒那么熱門的學校,高分保護線還是有可能發揮作用的。因為,如果成績在高分保護線690分以上、在至第四志愿報考該校的考生人數加起來都不足該校的招生計劃,那么,上述學生肯定可以首先獲得錄取,然后該校才開始錄取650分~690分的這批考生。這個時候,高分保護線就發揮了其對高分考生的“保護”作用無論高分考生是在第二、第三還是第四志愿填報該校,獲錄取的幾率都和該考生在志愿填報該校是一樣的。
值得注意的是,上文中提到的高分優先投檔線、提前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今年究竟是多少,現在都不得而知,要在中考后、開始錄取之前才能劃定。
(本文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
上一篇 : 教育工作咋開展 他們有話說
下一篇 : 北大副校長談非法行醫:學生臨床曝制度漏洞